假如拜占庭保留希腊和小亚细亚疆域存活至今,那会是一个怎样的国家?

标签

小亚细亚

拜占庭

疆域

发布时间:

本文字数:3,506 字 阅读完需:约 4 分钟

【架空1453】君士坦丁堡之围东帝国未灭亡的时间线

基本故事线来自YT "Alternate 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Empire (Eastern Roman Empire)" 视频,b站也有搬运视频 "【架空历史地图】拜占庭帝国(1445-2020)",解释权归属原作者!

本人增加了一部分细节脑补,另外在近代部分基于个人理解有较大改动,欢迎各种意见~

即使是架空世界线,也希望尽可能遵循历史发展的基本法则,并在世界框架下充分合理互动,而非穿越的拜傲天。贴近史实以外另有特别设定列举如下,如不喜请直接退出:

  • 请不要深究1453破局的部分,试问史实不开挂如何破局 [哭]
  • 若是东罗马继续存在,地理大发现依然会发生,文艺复兴依然会发生,只是可能会延后,也不会对世界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…
  • 出于地缘政治,民族国家时期东帝国会与法国结盟,共同对抗哈布斯堡,同盟一直延续到拿破仑时期
  • 民族国家后期将面临民族自决与民族独立运动浪潮
  • 参照希腊,东帝国将在一战加入协约国(奥匈威胁),二战加入盟国(意大利威胁)
  • 尊重原视频故事线,现代版图主要依旧为史实的希腊和土耳其

巴列奥略王朝

君士坦丁十一世“光复者”

1450 登基;

1453 君士坦丁堡保卫战,奇迹般地取得胜利,收复色雷斯和希腊大部;

1460 东帝国、十字军与奥斯曼议和;

1463 “光复者”君士坦丁积劳成疾,皇位由其幼子继承。

亚历山大四世

1464 登基;

1469 奥斯曼发起第二次君堡征服,战争仅持续2个月,因穆罕穆德二世猝死而草草收场;

1476 由于争夺苏丹皇位的多年内战,曾经强盛的奥斯曼帝国濒临崩溃;

1477 年幼的亚历山大四世死于伤寒,其弟继承。

亚历山大五世“征服者”

1478 登基;

1486-7 东帝国与独立后的塞尔维亚、保加利亚战争,帝国于阿德里安堡击溃两国联军,后追击至瓦尔纳全歼保军,夺取北马其顿、阿尔巴尼亚、大色雷斯地区与多瑙河三角洲,保加利亚成为帝国保护国,塞尔维亚名义上臣服;

1510 东帝国冒险家抵达南美洲圭亚那海岸,在“埃律西昂河”(现埃塞奎博河)河口建立殖民地“新君士坦丁堡”(现乔治敦);

1516-8 第五次征服战争,收复安纳托利亚从特拉布宗到士麦那的狭长海岸地带与东塞浦路斯。

查士丁尼三世

1524 登基;

1530-43 南美殖民地新君堡进一步扩展;

1532 保加利亚独立战争,帝国被迫退回色雷斯;

1540 帝国殖民索科特拉岛。

查士丁尼四世

1544 登基;

1545-6 塞尔维亚革命,帝国放弃干预北巴尔干;

1552 与保加利亚发生小规模边境摩擦;

1556 与塞尔维亚边境摩擦;

1564 查士丁尼二世死于意外,巴列奥略王朝绝嗣。


那不勒斯王朝

那不勒斯的菲利佩一世“ 慷慨的”

1566 作为巴列奥略家族的旁支,那不勒斯国王菲利佩被选为东帝国新任巴西琉斯。根据元老院与新皇的协议,菲利佩在保证正教地位的前提下,在君士坦丁堡登基并统治联合帝国,史称**“拜占庭-那不勒斯帝国”**;(p.s. 可参照苏格兰联统英格兰)

1570-85 作为天主教徒入主帝国的菲利佩一世奉行宗教宽容政策,同时大力赞助艺术,大量艺术家、科学家、建筑师经由南意大利流入希腊,君士坦丁堡与雅典成为后文艺复兴运动(又称“纯粹的”文艺复兴)的中心。

菲利佩二世“斡旋者”

1588 登基 ;

1596 菲利佩二世为对抗哈布斯堡对于北意大利和北巴尔干的渗透,与新登基的法王纳瓦拉的亨利(亨利四世,胡格诺教徒)结盟,盟约中重申捍卫宗教宽容原则,史称**“自由同盟”;**

1598 塞尔维亚内战,部分国土归附帝国;

1610-4 第一次拜占庭征服浪潮,重新收复保加利亚、安纳托利亚大部与安条克,统一塞浦路斯全岛,征服三角洲到亚历山大港的北埃及海岸;

1617 东方贸易与区域事务全权代表公司成立;

1618 支持新教联盟,介入三十年战争;

1620 新君堡殖民地拓展到委内瑞拉,在南美洲东岸开拓新的殖民地“新那不勒斯”。

菲利佩三世

1622 登基;

1638 西西里战争(又称“第四次布匿战争”)征服西西里岛与突尼斯;

1648 三十年战争结束,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定宗教自由原则,东正教在神罗内获得与天主教、新教同等权利;

1650 征服叙利亚地区。

查理五世

1660 登基;

1674 新那不勒斯殖民地被售卖给西班牙;

1680 与法王路易十四重申“自由同盟”共同对抗哈布斯堡帝国,与法关系进入蜜月期,法语与希腊语并行成为宫廷语言之一;

1683 围攻维也纳失利;

1684-1700 连年参与欧陆战争导致国库空虚,君堡贵族市民高度不满,政局动荡

菲利佩四世

1700 登基,旋即被废黜。


君士坦丁王朝(第二巴列奥略王朝)

君士坦丁十二世“圣徒”

1700 君堡的大贵族君士坦丁·巴列奥略发动政变,废黜菲利佩四世,自立为帝,宣称包括那不勒斯在内的所有联合帝国领土。君士坦丁一改那不勒斯王朝政策,宣布强化东正教作为国教的地位,以罗马人为主,对外避免介入欧陆事务,对内强化中央集权,史称“正教帝国 (Orthodox Empire)”;

1705-16 那不勒斯独立运动,君十二被迫放弃那不勒斯国王头衔,但阿普利亚行省、西西里岛与突尼斯得以保留;

1744 受启蒙运动波及,君十二推行**“开明专制”与社会革新**,开放教士参政,扩大元老院,恢复保民官与市民大会,民主化进程开启;

1752 克里米亚战争,确立对克里米亚半岛和黑海的绝对控制。

约翰九世

1764 登基;

1776 殖民地战争,被迫割让西新君堡地区给西班牙;

1781 莫扎特南下游历多时,谱写并在雅典首演著名交响乐作品《东方罗马进行曲》;

1788 突尼斯独立运动,帝国地中海霸权收缩

1789-95 法国大革命爆发,东帝国保持善意中立,大量立宪派与温和共和派流亡拜占庭。

(p.s. 德-拉法耶特侯爵乔装经马赛港出逃西西里,漫游雅典、塞萨洛尼基、阿德里安堡等地,在君堡成为巴西琉斯的座上宾,后在返回国后出版《古老的新生 (ancienne nouveau-né)》一书引发轰动)

亚历山大六世 “东方皇帝”

1796 登基;

1800 亚历山大六世改革税制,压制东正教会与地方贵族势力,进一步强化中央与皇帝权力;

1804-10 与拿破仑皇帝结盟,开启第二次拜占庭征服浪潮,收复黎凡特、圣城耶路撒冷、西奈与埃及,重夺突尼斯,实际控制美索不达米亚与高加索地区,征服北巴尔干、那不勒斯,兵抵布达佩斯与罗马城下;

顶峰时期的帝国东方领土(图借用自外网)

1806 亚历山大六世与拿皇在维也纳会师,迫使奥皇弗朗茨二世放弃神罗皇帝头衔,伪神圣罗马帝国宣告解体;

1810-3 巴尔干革命运动高涨;

1813 拿破仑于莱比锡战役大败,联军转而进攻巴尔干,亚历山大六世于贝尔格莱德战役溃败;

 

1814-6 维也纳会议,法国的国土完整得到保全,但东帝国遭到肢解:南意大利高度自治;巴尔干方面被迫割让克罗地亚给奥地利,释放罗马尼亚、波斯尼亚、塞尔维亚、波黑和黑山;放弃所有北非领土包括埃及与突尼斯;中东仅保留安条克一地;丧失所有海外殖民地——帝国的实际控制区缩回希腊、色雷斯与安纳托利亚;

1817 维也纳仲裁的巨大损失导致君堡群情激愤,立宪派与共和派趁机组织大规模示威活动,迫使亚历山大六世接受《雅典宪章》:效法“奥尔良王朝”模式改造帝国,召集议会,限制巴西琉斯权力,政体转向二元君主制;

1822 亚历山大六世郁郁而终,其幼子即位。

亚历山大七世“开明的”

1823 登基;

1823 拜伦抵达凯法洛尼亚并隐居此地,在往后的几年他多方游历演说著作,并短暂地在君堡担任年幼的巴西琉斯的导师,拜伦勋爵的慷慨与博学为其在帝国范围内赢得了“凯法洛尼亚之友”的美誉;

1824 东帝国立法彻底废除农奴制,鼓励工业与铁路扩张,良好的城市工商业基础推动工业化的快速起步;

1826 重新控制塞尔维亚;

1830 强化在南意和巴尔干的存在感,多次与奥地利发生冲突;

1838 罗马海与亚特兰提垄断贸易联盟建立

1840 东方公司主导的政治行动使帝国得以重新控制突尼斯与埃及三角洲;

1848 东帝国武装支持匈牙利革命;

1848-50 西西里独立起义引发意大利第一次独立战争;

1849 奥地利帝国成功迫使普鲁士签订《奥尔米茨条约》,转而武装支持南意大利独立;

1850 亚历山大七世与皇嗣被极端宗教人士暗杀,君士坦丁王朝绝嗣


大空位期

1850 亚历山大七世的突然死亡造成帝国政局的严重动荡,君堡议会争吵不休,政权重新被普世牧首与大贵族掌控;

1850 在教皇的秘密授意下,南意大利部分领主与议员在那不勒斯召开临时会议,宣布拥护那不勒斯家族的后裔“美王子”查理登基,并得到英奥支持;君堡方面立刻做出回应,拥立亚历山大七世的私生子登基为亚历山大八世,并宣布南意政权为叛逆伪政权,由此内战爆发

1851 忠于君堡的帝国军在阿普利亚击败那不勒斯军,兵临那不勒斯,伪帝查理及其臣属被迫逃亡罗马;

1851 帝国海军在塔兰托附近海域战败,帝国军主力被困于南意大利;

1852 英国与奥匈干涉军登陆雅典,迫使希腊当地议会通过决议武装中立;

1852 帝国与英国秘密媾和,帝国放弃埃及三角洲,承认英国对于埃及的掌控地位与东地中海的特殊利益,开放英国投资,东方公司成为帝国在非核心控制区实际上的代理人;

1853 帝国于马其顿大败奥匈干涉军,却在托斯卡纳接连失利;

1853 色雷斯工人总罢工,君堡市民大规模游行;

1854 安纳托利亚大旱,帝国腹地出现动荡;

1855 塞尔维亚与保加利亚宣布脱离帝国。


巴里王朝

约维安二世“长者”

1856 经法国介入调停,君堡与那不勒斯达成初步和解,同意一致选定巴列奥略家族远亲、温和派“巴里的约维安”为新任巴西琉斯,巴里王朝开启;

1856-7 安纳托利亚农民起义;

1857 东帝国与奥地利签署和约停战,同意维持意大利现状不变,两国默认塞尔维亚的独立地位,并在附约中划定波黑地区为奥势力范围,保加利亚与黑山地区为帝国势力范围;

1858 《皇位继承法》修订,东帝国展开广泛的政治改革,巴西琉斯权力进一步下放,由二元君主制进一步向立宪君主制转变,南意大利的高度自治地位得到保证;

1859 元老院改革,全面改用任期制,资产阶级与市民阶级的席位大幅扩张,保民官成为事实上的帝国行政中枢,亦称为帝国总理;

1860 与俄罗斯帝国在克里米亚的边境摩擦,约维安二世亲赴欧陆斡旋,迫使俄罗斯让步;

1863 格鲁吉亚与亚美尼亚获得自治权。

约维安三世

1864 登基

1866 东方公司资金链断裂引发帝国的整体经济动荡;

1867 色雷斯与希腊工人第二次大罢工,《社会福利法》修订;

1868-72 那不勒斯与西西里再次爆发起义,撒丁-皮埃蒙特王国会同起义军击败接连击败南意邦联军与东帝国驻军,迫使帝国允许南意各邦自治议会举行公投;

1872 根据南意各邦公投结果,南意大利独立并归入统一的意大利王国,西西里独立建立共和国,帝国丧失南意大利故地,仅保留阿普利亚一个行省;

未完待续...

作者:经纶Cz 链接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366087377/answer/1944955937 来源: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